2019-2022,三年专科生活结束了。
宛如一场梦,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。
仔细推算一下,差不多总共上了四个学期的课,外加一学期网课,一学期准备高职升本科考试(或者实习)
2019年第一学期是最美好的,尽管十一天的军训弄的很难受,但没想到还是坚持下来了。然后就是正式的专科生活,那时还没有疫情,可以送饭到宿舍,也可以每周规划出去玩,去动物园,去三里屯,去长城,去香山等。
很快放假后,就是疫情的开始,没想到真的上了一学期的网课,随之而来就是第二年的封校生活,不过第一学期也还好,还可以钻出栅栏去校园外面玩,还体验了宿舍养猫的快乐,也了解了北京地下室租房的感受。
紧接着,到了第二年的下学期,就是整修的栅栏了,出校园变得难了。不过也有漏洞,但因为监控,还是不那么容易了。不过也去欣赏了玉渊潭的樱花,还有即将举行冬奥的首钢园区,还体验了磁浮列车。奥对,还有也去看展了,去欣赏了央美的毕业展,真的很不错。
第三年的上学期,是过的最痛苦的一学期,既要准备高职升本科校内考试的选拔,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,还有专业课的项目,真的是累了,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坚持下来了。最为难忘的事,完成了打卡环球影城的想法,开园时期的9月份就去逛过,但惜于票价以及时间,就没有去,不过没想到放假后还是安排了一场去的旅程,也很幸运的享受到了随机立减满额减的快乐,使得住宿费没有那么贵了。再一次去感受了看展,看了一场798的展,就是那个香蕉粘到墙上的那个艺术家的展览,好喜欢看展的生活。
回家以后,没想到基本上就是专科生活的结束了,全国疫情的散发,连我这里也受到了波及,不过幸好没什么事,仅仅只封控了一周左右。不过一点也不用担心,因为我早有储备了Nintendo Switch Oled以及Xbox Series S在加上PC,真的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,其实本来想着开学以后带着Xbox Series S到宿舍一起玩,后来才意识到,没机会了,一直反复的疫情,最后的一学期不会再开学了。
伴随着的高职升本科考试,也因为疫情,最终被推迟到了6月下旬线上进行,没有预想中的,能和朋友在北京住宾馆,去不同学校,准备考试,或者合租上班,体验班后生活,都没有了,就是一直在家(其实也懒了)。
有强烈本专科意识的时候,也是来自今年年初,22岁了,刷着小红书、抖音,发现上面好多都是20岁左右的用户了,突然感觉自己老了,真的后悔自己20岁左右在干什么?就记得20岁初终于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台主机Nintendo Switch,玩了好多Nintendo的游戏,其他的好像也真的没了,没有去努力争取好的身材,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,就是把头埋在沙子里,不去看以后,只要“这段时间过的舒服了就好了”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于是焦虑开始了,22岁没有Bachelor学位,看着朋友圈同龄的同学都穿着学士服,拍着毕业照,拿到自己的Bachelor学位,是真的羡慕,为什么我没有在正确的年龄干正确的事,而是错误的年龄弥补错误的经历。
也不知道还能再来吗,还是想要四年本科,但从头再来不知道还能赌的起吗,放弃高职升本科考试的北京联合大学,为了四年本科,能考到哪里,五年的隔阂还能好吗,就算继续上其实也都比别人晚两年了。
本来以为,22年本科毕业,24年海外Master毕业,就可以开始我的海外生活了。后者25岁国内Master毕业,就可以开始北京的户口生活了。
没想到一步步成这样了。
慢慢来吧,先开心一下专科毕业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