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完事了,彻底没有了

就这样吧,从现在开始也不想再去想人生了,就这样了。

以前还不知道,现在才了解到,大厂、央国企都有卡年龄限制的,我就算现在去读完硕士研究生,年龄也超限额了。

就别提本科了。

还想着,通过重新去读一个四年本科,改善人际关系,调整生活习惯,努力变成走出去的性格,去大厂实习,甚至能谈到校园恋爱,现在一看,天方夜谭了。

2015-2018荒废的三年,整个人生也都结束了。

以后也不会,去别的城市落户生活了,也不没有可能去海外入籍生活了。

什么都没有了,也永远不会和同龄人在一起上学了。

原来初中就是最后的美好好时光,真的是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,不敢想。

原来一切在当时就结束了,所有未来的美好都已在当时得到体验,就那样了。

全完事了。全都没有了。

万念俱灰。

十年了,Ten Years.

整整十年了,重温了速度与激情七(Fast & Furious 7)

在与当年电影院对面的同一影院品牌的IMAX影厅,观看了电影。

十年前,尚在初中,还没有经历这些。

记得当时还是上完辅导班,下课我爸接着我,去电影院一起观看的这部电影,当时我妈因为亲戚要弄艾灸馆,当时在外地培训。

那时,看完电影,晚上还会和倪聊,第二天上学,还是那些熟悉的同学,还有吕,刘,以及李。那时还一切向好处走(至少对于自己的内向社恐,在逐渐迈出步伐改变),但也处在“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”,“不敢去想”的境地。受困于中考的压力,一切都疲惫,但是没有孤独,生活没有担忧(除了学习),一切都还好。

现在,社恐,焦虑,基本没有朋友(认识的人多,但是基本上都不想去主动联系,害怕联系多了自己应付不了,所幸不如少交,留个好印象,以后改变了性格再聊)

没有重点高中,没有四年本科,没有硕士研究生,没有去美国。

十年前,看完电影和我爸开车向南回家,十年后,看完电影和我妈开车向北回家。

一切都没变,一切又变了,没有按照设想,反而愈见颓势,一直否(pi)不到底。

一切都晚了

该来的还是太迟了,正如一切都晚熟了。

突然意识到已经25了,现在无论做点什么也要面临明年26了。

想做点什么计划,等实现也要到30岁了。

真的害怕起来了,真真确确浪费了10年,仿佛卡住了似的,一直在等待回归回去,再开始正常生活,但怎么都回不去了。

就这么浪费了人生宝贵的十年,一个由我,自我主导感受人生的十年光阴,接下来就是围绕着下一代,在没有能突显自我发展自我感知的时间了。

不会再年轻了,不会再有激情了,逐渐开始衰老了。

后知后觉,总时害怕自己依然忘记什么事情,但又缺真的无法感知到自己真的在缺失了什么。

如同初中毕业后,才意识到,小学注册的知乎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学习帮助的问题回答,高考结束后,才了解到中考的复读政策。

专科一直犹犹豫豫还是没能退学,本科也依然没有退学,就这么着,又开始了工作一年,依然在犹豫着离职。重新回到校园学习。

看来本科毕业那时,那是最后的进大厂的机会了,在国内读完研正好27岁还能不会太卡年龄,现在已经又晚了。

为什么给我的人身挫折这么大,并且十年了,还是没有回归到最初的生活中去,依然是不断下滑,受到最初的影响。

现在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好多,好多以前不懂得东西,现在再开上去也全都明白了,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需要注意下形象,管理好体重,或许真的需要去多和人交流,增加朋友的数量,交往一个异性。

好多东西都没去弄,一直在拖,不知道为什么在拖什么。想处理也根本处理不好。

十年了,其实也没什么变化。

十年了,释然了

犹豫了一天,最后决定还是主动下,评论下吧。

发完的那一刻,感觉也如释重负了。

十年了,好久都不怎么联系了,最终因为春节时她的主动祝福,才想起来当年的关系,于是又联络起来。

这十年,一直都想的是,坚持一段时间,弄上去,再成为一段时间的好朋友,但是一直事与愿违,再加上莫名害怕,一直不愿出去,最终也告吹了,

评完了这一句,怎么也十年了,告诉自己该释然了,

年幼时纯真的友情也不可能再复原了,都成年了许久了,该回归现实了。

其实真的希望,“在各项朋友关系都处理妥当的情况下,继续一段时间的友谊。”

不会再回到以前了,突然就释然了,十年了,弦也不用一直再绷着了,顺其自然,依托于现状,处理自己的事情吧,告一段落了。

敬往事一杯酒,再爱也不回头。

梦回2014年前

最近这段时间,工作不忙,于是开始看书了。

翻箱倒柜的把以前想看,但顾及于没有时间而不想看的书,一本本都开始看了。

其中翻到了《生命不息,折腾不止》这本书,思绪一下就回到了11年前的2014年。

那时候刚刚从网络了解到了那时的红人“罗永浩”,关注他是从他的锤子科技(Smartisan)开始的,记得那时还早早的就注册了Smartisan论坛的账号,也支持过一部他的坚果手机还是因为选了一圈,只有他家的系统App没有广告)

因为文字始终不如视频来的更直观,于是看完第一个演讲的文字后,就开始转为看带PPT的视频了。

从2010年的开始看,2011年,2012年,2014年,四场“理想主义的创业故事”都看完了。

感觉现在看下去也都理解了其中的那些话语。

11年前,当时其实也有想法,但一直忙于弄别的,就忘记了追完罗永浩前面的演讲了。也想到,如果当时能看到,早点产生些想法,现在是不是可以更好些。

还是想回到那个一切都未发生前的状态。

那个2015年中前,还未脱离轨道的状态。

那个,还对一切有些想法的状态。

一直也回不去了,本以为现在可以,但愈来愈远了,还有几年就30了,再晚再去,不知道还能体会到青春的快乐吗?

单纯的就是为了去而去了。

刻舟求剑,什么也都没有了。

WebSocket需要区分请求(Http请求,WebSocket请求)

是的,你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路由冲突或者地址重复的原因。具体来说,WebSocket 和普通的 HTTP 请求(如你提到的 /front/chat)都使用相同的路径,可能导致服务器无法正确区分这两者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?

  1. 路由冲突: 如果你在同一个地址上同时使用了 WebSocket 和 HTTP 请求,那么在处理请求时,服务器无法区分你是要建立一个 WebSocket 连接,还是发起一个普通的 HTTP 请求。这会导致请求无法被正确路由到相应的处理逻辑。

  2. WebSocket 的路径: WebSocket 实际上是一个协议升级的过程(从 HTTP 协议升级到 WebSocket 协议),因此它会通过相同的 URL 路径进行连接。在很多情况下,如果你用 /front/chat 作为 WebSocket 连接的路径,可能会和普通的 HTTP 路由发生冲突。

解决方案

  1. 为 WebSocket 使用单独的路径: 你可以为 WebSocket 配置一个专门的路径,以避免和普通 HTTP 路由冲突。比如,改成 /ws/chat,这就可以专门用于 WebSocket 连接,避免和 /front/chat 冲突。

    示例:

    @Configuration
    public class WebSocketConfig implements WebSocketConfigurer {
        @Override
        public void registerWebSocketHandlers(WebSocketHandlerRegistry registry) {
            registry.addHandler(chatHandler(), "/ws/chat")
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 .setAllowedOrigins("*");  // 设置允许跨域的来源
        }
        
        @Bean
        public WebSocketHandler chatHandler() {
            return new ChatWebSocketHandler();  // 处理聊天逻辑
        }
    }
  2. 使用 @RequestMapping@GetMapping 来区分: 如果你希望 /front/chat 继续作为一个普通的 HTTP 路由,也可以通过 HTTP 请求处理类和 WebSocket 类的路径区分来避免冲突。

  3. 确保 WebSocket 连接的协议和请求的协议正确: 确保你使用的是 ws://wss://(如果使用 HTTPS)协议来建立 WebSocket 连接,而不是 http://https://

总结来说,WebSocket 的路径和普通的 HTTP 请求路径最好分开,避免混淆。你可以尝试将 WebSocket 地址设置为一个新的路径,比如 /ws/chat,并确保它和其他 HTTP 路由没有重复。

难以忘怀的聚会活动

有了前面那篇章“有社交关系就积极去参加”的文章,给自己的鼓舞了很多的气力,于是决定答应并主动去参加同事在家里的准备的聚餐。

其实也挺紧张的,主要是害怕和同事单独的时候,接不下话,找不到话题就尴尬了,不过幸好,等了一段时间才上去的,刚上去另一个同事也来了,幸好他挺“E”的,不用那么谈话紧张了。

然后终于有了一段理想中的朋友之间的聚餐的感觉,很喜欢!

希望下次能够主动沟通更多的谈话,更多的聊天,就更好了!

2025

2025了,离30越来越近了,离18越来越远了,离15也十年了。

回首过往,没有任何改变,学历没有改变,财富没有改变,人际没有改变,方方面面都没有达到以往的期盼。

记得16、17的时候难以想象18以后的生活,20、21难以想象22以后的生活,23、24难以想象25以后的生活,就这么着,已经来到25了。

明年是26,后年是27,终于也开始远离青春,逐渐走向而立之年,但却一无建树。

没有很好的经营好各方面的朋友关系,仅仅维护了一两个朋友,社交恐惧症反而越来越强烈。

学习上,自从开始工作后,就再也回不去了,每天下班只想躺着刷手机,并且越来越没有耐心了,长视频、长文章真的很难再细心看下去了。

感觉就是一事无成,对什么都不满意(也可能是身边人都太强了),后悔前面的时光是怎么渡过的?

现在再去发力,无论怎么,也都要在30以后才能显现了。20岁的青春时光与30岁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

24年全年,上半年在忙碌着毕业设计的项目,下半年应对着初入职场的各种考验。

也去了应付了几场没有胜算的考试,也算是弥补心中的遗憾了。

抽中了WHV,但是对于未来的迷茫,导致一拖再拖,力不从心。

最后跨年的时光,终于达成线下跨年的心愿,独自一人去万象汇感受了集体跨年的气氛(其实也蛮孤独的)。

希望2025年能运气好一点吧,十年了,该重新审视生活了。

人际方面好好处理,好好学习那些朋友多的朋友,积极取经。

学习埋头苦干,到哪是那里吧。

能脱单就尝试脱单吧,多去社交,不要逃避,努力变“E”。

不再犹豫,好好生活。

就这些了,2025年的主题就是“重返校园”,希望在年底总结的时候,依然在学校的宿舍里回忆2025年所发生的一切。

也没想到,从命运的分岔点到现在,已经十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