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十周年

怎么也不会想到,写博客,已经累计十年了。

本来想着5月31日那天,写一下的,结果因为准备考试压力大,就决定再缓一缓吧。

没想到,一缓,再加上考完试的放松,以及拖延症的发作,就拖到了7月末了,一下子延期了2个月。思来想去,终于决定整理下自己的数字空间,在整理完手机、平板和电脑以及云空间的文件和相册后,决定再把这个博客的东西好好整理一下吧。

十年了,博客十年了,从初中开始写的,当时是因为博客还比较流行,甚至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个博主,于是就瞎写了些,其实也不知道写什么,就简简单单记录下生活,以及自己的未来畅想吧,写着写着,突然就感觉来了想法,

记得有一次,用笔记本专心写的,就感觉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想法,通过文字,完完整整的输出了出来,相当于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,做一个纪实吧,想着过后再看,能够通过文字再回到当时的环境中,去感知当时的自己内心的想法。

也同时,通过文字记录,内心的变化,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最初的想法,要坚持坚持下去。

可是没想到,事与愿违,一步步的走向了与自己设想相反的道路,并且越走越远,记录了2年左右,命运就全都变了,索性就完完全全记录心境了,以及生活,再加上后期学的CS专业,想要写点技术类,就彻底转变技术+生活了,但困于i人,可能还是想要说点什么,于是就决定还是在这个网络的自留地中,写写自己想要表达,想要说的,与自己对话沟通,记录一下日常的状况。(从2015后就不怎么写说说以及朋友圈了,但总得找个地方表达下自己吧)

于是这就是现在这个博客的构成,心里+生活+技术,寄希望于继续发挥鞭策作用,回到正轨,又希望于记录点生活,让自己以后能有所回忆,最后希望于整理点技术,能够有所技术博主的转变。

希望下一个十年,能好一些吧,

这学期结束了

随着实训的最后一场答辩完成,这学期终于结束了。

所有任务终于全部完成并顺利结束了。

回看学期初的面对各种事情,所列的List,终于可以全部划掉,安心结束。

也不想再去仔细回想了,安安心好好休息下吧,假期来了。

Java导入包“java.swing.*”报错,切换JDK1.8又无法使用var

为更好的贴合课本代码学习,使用var,所以切换到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进行编程,但JDK版本是17了,能用var缺无法导入javax.swing.*的包。


在互联网各种搜索有,还是无法很好的找到解决方法,有的朋友提到换到JDK版本1.7或者1.8但这样的话,var这个语法糖就用不了了,最后终于发现了问题。


在module-info.java中加入一句“requires java.desktop;”class中导入包就不会报错了,就可以顺利进行了!

突然好想当个大学老师

下午,静了静心,终于能在图书馆学下去了。

晚上走的时候突然想到,如果在这个大学当老师,那不就也可以每天在图书馆坐一天了,还可以天天借数不尽的书看,而且每天上课看似也挺有趣的,也没有那么累,而且还是在学校里,感觉确实喜欢在学校这种环境里生活了。而且大学老师,还可以在企业里做些项目,这样也可以在外面有点任职,也能相对来说自由一些,不会受限于老师的工资。

想想确实不错,不知道能行嘛。

也感觉可能确实离不开北京了,突然感觉北京的生活便利程度确实也挺不错的,尽管和其他城市有些差距,但整体真的很爽了,附近有24h便利店,而且买什么东西,美团当天十几min就能送到、京东一般即日或者次日就到了,确实很方便。而且公共交通也还不错,确实挺喜欢了。

感觉最理想的,就是在北京当个大学老师生活了。

突然感觉越发的想以前在读者读的那篇文章,好像那个文章的主人公也是要当考上研究生当老师,不过我是高中就没考上了,然后后来也和那个文章里的人一样随俗了,不知道后面想当老师的想法还能实现吗。

可能也就是习惯现在生活了,也累了,麻了,不想再经历新的生活了,就继续在这个城市,这个学校生活吧,继续在这个学校上下去,毕业后留校工作,一直干到退休,逝世。

唉,也不是一种生活想法,把以前的都抛弃了,也不想再努力向上了,可能高考也没再有机会了,985、211、双一流这辈子也不会接触到了,一直永远都保持着那种慕强敏感的心理吧。

先这么走吧,不过历史也说不定呢。

 

杂记,淄博烧烤和测试NAT

收拾桌面截图,实在找不到地方放了,有舍不得删,发到Blog上做个备份吧

第一个是关于淄博烧烤小饼的起源,我看着有点赞,但这个说法还是没有认真求证过。

第二个是测试NAT的方法,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可以测试主机的那个NAT级别还是网络类型,备份下,回家看看家里的宽带支持裸连玩游戏吗。

关于社恐,中考后悔

唉,收拾桌面图片的时候,突然看到的,发现去年本科开学前对于即将独自一人的生活,是多么恐惧。

怎么也不会想到,现在独自一人其实挺快乐的,而且上课也找到了搭子,宿舍关系也还不错,没有那么非常的痛苦。

我终于入了Typora正版

去年还是前年,用了很久的Typora更新到1.0版本了,开始了他的收费模式。

一些新的特性用不太到,就是简简单单写个MarkDown格式的Blog,但以前的版本,好像一年后就出现需要更新购买订阅的问题(好像是),于是就决定反正也不贵,买个正版算了。

一开始犹豫是直接89,还是找人30左右拼车,后来一直犹豫着,89有点贵,30左右拼车感觉不放心

没想到有一次逛闲鱼的时候发现有人转让这个授权,于是果断买了,才40左右,他很直接的,给他购买的软件商以及Typora发邮件,换绑到了我的邮箱,感觉终于可以是个正版用户了。机动。

原来我也有管理、编剧、剪辑天赋

我也没想到,我竟然会剪视频了。

我也会组织活动,管理人员,编剧了。

这学期的英语视听说课,是真难搞。就1分的课,非要弄的那么复杂,又是Presentation,又是表演话剧,又是视频,最后还有对于八周课以及这几个项目的反思,真的折腾。

先是我们两人的Presentation,我思前想后想不出该怎么拍摄,差点就考虑出去开会议室或者开个民宿开个房了,最后决定,在我宿舍,两个人中间用电脑屏幕当荧幕,然后一人在一边,前面是iPad,屏幕上是用的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然后录制的,在开头NG了好几次后,终于顺利结束了。

另外两个任务。本来就我和一个朋友两个人搞,但没想到后来又加进来几个人。

一开始以为,进来就进来吧,更加熟络几个朋友,可是没想到,加人后,困难成几何级增长,需要协调更多人的时间,他们都是平时有些忙,于是考虑着加入我们这里,跟着项目任务一块弄完,这样他们可以轻松点,所以重任基本上还是在我的肩上。

因为人多了,所以我需要去重新去找合适的方案去让我们一起执行。

记得当时为了弄配音,我去翻来覆去的寻找合适的片段,原来的5min不够用了,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四人8min以上的,于是找啊找,最后决定,自己剪吧,幸好剪辑软件上手难度不大(我直接用的剪映),于是就显示出自己剪辑了片段,然后又为了使用人家的AI(www.vocalremover.org))去人声服务,所以把音频单独导出,压缩到了100MB,然后就完成了背景音的任务。

然后又是开始想方案,我该如何去解决我们四个人配音的任务,因为聚在一起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时间,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安静空间,于是决定我们四个人分开录,录完发给我。

可是有一个人他是直接读的台词,没有全程手机录,导致我还需要一个个的剪辑,我一想,就他一个,也不再浪费时间了,直接剪吧,于是就开始了我的音频剪辑之路,没想到在剪辑软件里还挺上手的,于是咔咔一顿操作,然后再调整配音的速率以配合动画人物的嘴形,最后导出,我都佩服我自己,NB!

然后是表演话剧,话剧的剧本,我较劲脑汁的思考者,该怎么弄,

用ChatGPT不断调整Prompt,想着能不能找个合适的,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有感觉的,要么涉及爱情,要么六人的时间不平均,要么太短,要么太长,要么需要服化道,要么台词涉及的英文单词难,要么偏幼稚不够成熟,要么全是靠台词推动剧情(老师告诉我这种得不了高分),终于在经历无数次ChatGPT的推荐后,我终于找到适合的了—The Team Building Challenge,

我也花钱,买了拼图,又花钱,去打印了六份,希望明天的拍摄能顺利些吧。

我一直在想明天该如何拍摄?真的绞尽脑汁,我感觉要么就和拍摄Presentation似的,用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一个人一个人的拍,要么就三脚架,拍一个全景,但这就对台词背诵有要求了。。。。

我也没想到,有朋友很激动的加入我们的小组,但英语的朗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,所以我帮他提前准备了音译的中文,希望明天不要卡壳。

最后,明天拍摄完最终的剧本,这个1分的课终于可以结束了,我也累了,以后再也不为了增进或者讨好去主动同意了,还是简简单单干好自己的就可以了,真的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