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重新又买的Nintendo Switch OLED,整体还可以,但发现L、R、ZL、ZR键,有几个是有异响的,就是那种平常的按下去有吱吱声,但还是希望能解决下,上网查了下,才知道,用WD-40喷一下,就能解决,真的不错,解决了!
Life
我终于入了Typora正版
去年还是前年,用了很久的Typora更新到1.0版本了,开始了他的收费模式。
一些新的特性用不太到,就是简简单单写个MarkDown格式的Blog,但以前的版本,好像一年后就出现需要更新购买订阅的问题(好像是),于是就决定反正也不贵,买个正版算了。
一开始犹豫是直接89,还是找人30左右拼车,后来一直犹豫着,89有点贵,30左右拼车感觉不放心
没想到有一次逛闲鱼的时候发现有人转让这个授权,于是果断买了,才40左右,他很直接的,给他购买的软件商以及Typora发邮件,换绑到了我的邮箱,感觉终于可以是个正版用户了。机动。
原来我也有管理、编剧、剪辑天赋
我也没想到,我竟然会剪视频了。
我也会组织活动,管理人员,编剧了。
这学期的英语视听说课,是真难搞。就1分的课,非要弄的那么复杂,又是Presentation,又是表演话剧,又是视频,最后还有对于八周课以及这几个项目的反思,真的折腾。
先是我们两人的Presentation,我思前想后想不出该怎么拍摄,差点就考虑出去开会议室或者开个民宿开个房了,最后决定,在我宿舍,两个人中间用电脑屏幕当荧幕,然后一人在一边,前面是iPad,屏幕上是用的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然后录制的,在开头NG了好几次后,终于顺利结束了。
另外两个任务。本来就我和一个朋友两个人搞,但没想到后来又加进来几个人。
一开始以为,进来就进来吧,更加熟络几个朋友,可是没想到,加人后,困难成几何级增长,需要协调更多人的时间,他们都是平时有些忙,于是考虑着加入我们这里,跟着项目任务一块弄完,这样他们可以轻松点,所以重任基本上还是在我的肩上。
因为人多了,所以我需要去重新去找合适的方案去让我们一起执行。
记得当时为了弄配音,我去翻来覆去的寻找合适的片段,原来的5min不够用了,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四人8min以上的,于是找啊找,最后决定,自己剪吧,幸好剪辑软件上手难度不大(我直接用的剪映),于是就显示出自己剪辑了片段,然后又为了使用人家的AI(www.vocalremover.org))去人声服务,所以把音频单独导出,压缩到了100MB,然后就完成了背景音的任务。
然后又是开始想方案,我该如何去解决我们四个人配音的任务,因为聚在一起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时间,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安静空间,于是决定我们四个人分开录,录完发给我。
可是有一个人他是直接读的台词,没有全程手机录,导致我还需要一个个的剪辑,我一想,就他一个,也不再浪费时间了,直接剪吧,于是就开始了我的音频剪辑之路,没想到在剪辑软件里还挺上手的,于是咔咔一顿操作,然后再调整配音的速率以配合动画人物的嘴形,最后导出,我都佩服我自己,NB!
然后是表演话剧,话剧的剧本,我较劲脑汁的思考者,该怎么弄,
用ChatGPT不断调整Prompt,想着能不能找个合适的,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有感觉的,要么涉及爱情,要么六人的时间不平均,要么太短,要么太长,要么需要服化道,要么台词涉及的英文单词难,要么偏幼稚不够成熟,要么全是靠台词推动剧情(老师告诉我这种得不了高分),终于在经历无数次ChatGPT的推荐后,我终于找到适合的了—The Team Building Challenge,
我也花钱,买了拼图,又花钱,去打印了六份,希望明天的拍摄能顺利些吧。
我一直在想明天该如何拍摄?真的绞尽脑汁,我感觉要么就和拍摄Presentation似的,用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一个人一个人的拍,要么就三脚架,拍一个全景,但这就对台词背诵有要求了。。。。
我也没想到,有朋友很激动的加入我们的小组,但英语的朗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,所以我帮他提前准备了音译的中文,希望明天不要卡壳。
最后,明天拍摄完最终的剧本,这个1分的课终于可以结束了,我也累了,以后再也不为了增进或者讨好去主动同意了,还是简简单单干好自己的就可以了,真的不容易。
Los Angeles-USC
下午在图书馆赶作业,听了一会播客(请上中环),感觉他们的OP(The Midnight – Los Angeles)很好听,于是去网易云音乐搜了下,突然看到一条评论,又激动了。
唉,我的USC,我的Los Angeles。
记得是2015下半年,中考失败后,开始继续关注的留学方面的事情,
当时对未来无望,所以时不时的多关注一些关于海外留学的博文,当时是怎么,搜到了一个博主Slyar(www.slyar.com)2012-2014年分享了他的USC留学生活,于是搜了下,感觉也还行,就有些想法,想着以后冲不了更高的名校,USC也还是很不错的。
可是没想到,总归是想归想,一直到了现在。
四年本科没有,留学没准备,啥也没有,一地鸡毛的到了现在。
唉。
追记
2016年,生日即是元宵节
2018年,十八岁成人,全网都在回忆的那一年
2019年,建国70周年
2021年,建党100周年
2022年,冬奥会
2022Fall
2023年,疫情结束,恢复正常生活
2024年,H1B
一日行差踏错,终生困在歧途
可以好好学习了吧
为了这一天的学习,给你买了两杯饮料,该沉下心,好好学习了吧。
全靠这最后一次了
思来想去,高中是怎么都解决不了了。
也向教育局进行了咨询,被告知是可以复读的,但当时也没有做这种计划,也没有进行转学,而是就在那,继续煎熬了三年。
后来面对高考也没有认真合理的准备去进行复读,而是一路走了专科再到专升本的路,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四年本科,更没有一个好的大学生活。
已经缺失了三年高中和四年本科,外加现在也已经掉队,没有去读研或者留学,就是在这里继续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过。
2024-2025的希望也不知道怎样,可能就是到时候找工作,然后就结束了,(然后就是,找对象,还房贷,养育下一代,熬到老,死亡。)
一辈子都在哀愁,三年高中,四年本科,两年硕士(美国留学)。
本来想着解决完现有的问题,然后开开心心的过好生活,努力去社交,去交朋友,努力为了未来生活付出,努力去改变自身的种种问题。
而且现在还要背亲戚Push的准备考研还是找工作。
真的是没什么想法了,就寄希望于2025年能上岸吧,上岸一个好一点的学校,高中的事就悔恨一生吧,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把高中这个经历彻底忘记吧,太痛苦了。
2025要是还不能解决好,到时候再说吧,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吧。
我的高中,我的大学,我的人生
昨晚,又是一个不眠夜。
总感觉不舒服,但是哪里也说不出来。
忙碌完衣服,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2点半了,刷了会手机,订下了一直想住的民宿,然后就睡觉了。
没想到今天早上醒的很早,7点多就醒了,刷了下微博,就看到朋友发的关于高中朋友的微博,她的朋友也要从事各行各业了,突然就感觉难受了。
果真,高中能给人带来很多,而且高中的朋友也比继往(初中、小学)的会产生更高的高度(已知是更好的高中)。
可是我弄了些什么?
随着2015年中考的失利,一直浑浑噩噩过到现在,对各种生活提不起兴趣,一直在等待着生活重新回到过去的轨道上,但渐行渐远。
也不太喜欢去再联系过去的同学,尴尬的不知道怎么开口沟通,更别提高中同学,倒不是他们怎么样,我是对那三年痛苦至极,人生就这么急转直下了三年。
然后紧接着,分流到了高职(专科),在经历完高职升本科后才到了本科,也就是说,我最后,这9年(2015-2024),我拿到了一个普高毕业证,一个专科毕业证,一个高职升本科毕业证,一个学士学位证。然后,没有能力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,没有规划去北美留学,仅有的就是找个工作,开始这循环的人生。
这九年,三年高中,一年补习,三年专科,两年本科,可想而知生活的环境,认识的朋友,受到的教育,三观的塑成等等,是怎样带来的。
本以为从小学,再到初中,所有的一切都感觉是在不断向上,一切正往好的放下发展,但到了临门一脚,日出前夕的黎明时,所有一切急转直下,不知道是回归现实,还是急转直下,运气不再,未来不再,希望不再。
反正就是累了,仅存的向上的观念不知道2024-2025最后的博弈中,能否取得胜利,在坚持完这九年后,最后的一年,能否力挽狂澜,重新再去过顺利的旅途。
关于裤子的选择
以后买裤子一定要确定自习喜欢穿,有感觉再买
要不然又是买一堆,太大(肥),或者收腿显腿型(一直懊恼腿不直)。。。
弄的感觉都不好意思穿了,当时买的时候对穿着没感觉,但独自一人出去,还是想要点感觉。
为了来图书馆,我忙碌了多少
写篇文记录下,为了来图书馆学习我准备了多少。
1.起床,
2.然后去半小时洗衣服,
3.把昨天没吃完的小葱和蒜蓉辣酱吃完,
4.喝一袋早餐的牛奶,
5.收拾东西,
6.喝一袋午餐的牛奶,
7.出门坐596,
8.到达学校,
9.签到机打开签到,
10.上楼找座位放东西,
11.上厕所,
12.出门买一杯喝的,
13.上完厕所回来坐下,
14.终于可以开始学习了
还是喜欢图书馆的氛围,不用担心用乱七八糟人的进进出出或者制造声响,更不用担心教室突然进来一群人,要干些什么,可以专心的一直在这里坐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