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

杂记,淄博烧烤和测试NAT

收拾桌面截图,实在找不到地方放了,有舍不得删,发到Blog上做个备份吧

第一个是关于淄博烧烤小饼的起源,我看着有点赞,但这个说法还是没有认真求证过。

第二个是测试NAT的方法,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可以测试主机的那个NAT级别还是网络类型,备份下,回家看看家里的宽带支持裸连玩游戏吗。

关于社恐,中考后悔

唉,收拾桌面图片的时候,突然看到的,发现去年本科开学前对于即将独自一人的生活,是多么恐惧。

怎么也不会想到,现在独自一人其实挺快乐的,而且上课也找到了搭子,宿舍关系也还不错,没有那么非常的痛苦。

我终于入了Typora正版

去年还是前年,用了很久的Typora更新到1.0版本了,开始了他的收费模式。

一些新的特性用不太到,就是简简单单写个MarkDown格式的Blog,但以前的版本,好像一年后就出现需要更新购买订阅的问题(好像是),于是就决定反正也不贵,买个正版算了。

一开始犹豫是直接89,还是找人30左右拼车,后来一直犹豫着,89有点贵,30左右拼车感觉不放心

没想到有一次逛闲鱼的时候发现有人转让这个授权,于是果断买了,才40左右,他很直接的,给他购买的软件商以及Typora发邮件,换绑到了我的邮箱,感觉终于可以是个正版用户了。机动。

原来我也有管理、编剧、剪辑天赋

我也没想到,我竟然会剪视频了。

我也会组织活动,管理人员,编剧了。

这学期的英语视听说课,是真难搞。就1分的课,非要弄的那么复杂,又是Presentation,又是表演话剧,又是视频,最后还有对于八周课以及这几个项目的反思,真的折腾。

先是我们两人的Presentation,我思前想后想不出该怎么拍摄,差点就考虑出去开会议室或者开个民宿开个房了,最后决定,在我宿舍,两个人中间用电脑屏幕当荧幕,然后一人在一边,前面是iPad,屏幕上是用的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然后录制的,在开头NG了好几次后,终于顺利结束了。

另外两个任务。本来就我和一个朋友两个人搞,但没想到后来又加进来几个人。

一开始以为,进来就进来吧,更加熟络几个朋友,可是没想到,加人后,困难成几何级增长,需要协调更多人的时间,他们都是平时有些忙,于是考虑着加入我们这里,跟着项目任务一块弄完,这样他们可以轻松点,所以重任基本上还是在我的肩上。

因为人多了,所以我需要去重新去找合适的方案去让我们一起执行。

记得当时为了弄配音,我去翻来覆去的寻找合适的片段,原来的5min不够用了,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四人8min以上的,于是找啊找,最后决定,自己剪吧,幸好剪辑软件上手难度不大(我直接用的剪映),于是就显示出自己剪辑了片段,然后又为了使用人家的AI(www.vocalremover.org))去人声服务,所以把音频单独导出,压缩到了100MB,然后就完成了背景音的任务。

然后又是开始想方案,我该如何去解决我们四个人配音的任务,因为聚在一起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时间,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安静空间,于是决定我们四个人分开录,录完发给我。

可是有一个人他是直接读的台词,没有全程手机录,导致我还需要一个个的剪辑,我一想,就他一个,也不再浪费时间了,直接剪吧,于是就开始了我的音频剪辑之路,没想到在剪辑软件里还挺上手的,于是咔咔一顿操作,然后再调整配音的速率以配合动画人物的嘴形,最后导出,我都佩服我自己,NB!

然后是表演话剧,话剧的剧本,我较劲脑汁的思考者,该怎么弄,

用ChatGPT不断调整Prompt,想着能不能找个合适的,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有感觉的,要么涉及爱情,要么六人的时间不平均,要么太短,要么太长,要么需要服化道,要么台词涉及的英文单词难,要么偏幼稚不够成熟,要么全是靠台词推动剧情(老师告诉我这种得不了高分),终于在经历无数次ChatGPT的推荐后,我终于找到适合的了—The Team Building Challenge,

我也花钱,买了拼图,又花钱,去打印了六份,希望明天的拍摄能顺利些吧。

我一直在想明天该如何拍摄?真的绞尽脑汁,我感觉要么就和拍摄Presentation似的,用剪映的提词器功能,一个人一个人的拍,要么就三脚架,拍一个全景,但这就对台词背诵有要求了。。。。

我也没想到,有朋友很激动的加入我们的小组,但英语的朗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,所以我帮他提前准备了音译的中文,希望明天不要卡壳。

最后,明天拍摄完最终的剧本,这个1分的课终于可以结束了,我也累了,以后再也不为了增进或者讨好去主动同意了,还是简简单单干好自己的就可以了,真的不容易。

Los Angeles-USC

下午在图书馆赶作业,听了一会播客(请上中环),感觉他们的OP(The Midnight – Los Angeles)很好听,于是去网易云音乐搜了下,突然看到一条评论,又激动了。

唉,我的USC,我的Los Angeles。

记得是2015下半年,中考失败后,开始继续关注的留学方面的事情,

当时对未来无望,所以时不时的多关注一些关于海外留学的博文,当时是怎么,搜到了一个博主Slyar(www.slyar.com)2012-2014年分享了他的USC留学生活,于是搜了下,感觉也还行,就有些想法,想着以后冲不了更高的名校,USC也还是很不错的。

可是没想到,总归是想归想,一直到了现在。

四年本科没有,留学没准备,啥也没有,一地鸡毛的到了现在。

唉。

截图

追记

2016年,生日即是元宵节

2018年,十八岁成人,全网都在回忆的那一年

2019年,建国70周年

2021年,建党100周年

2022年,冬奥会

2022Fall

2023年,疫情结束,恢复正常生活

2024年,H1B

一日行差踏错,终生困在歧途

全靠这最后一次了

思来想去,高中是怎么都解决不了了。

也向教育局进行了咨询,被告知是可以复读的,但当时也没有做这种计划,也没有进行转学,而是就在那,继续煎熬了三年。

后来面对高考也没有认真合理的准备去进行复读,而是一路走了专科再到专升本的路,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四年本科,更没有一个好的大学生活。

已经缺失了三年高中和四年本科,外加现在也已经掉队,没有去读研或者留学,就是在这里继续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过。

2024-2025的希望也不知道怎样,可能就是到时候找工作,然后就结束了,(然后就是,找对象,还房贷,养育下一代,熬到老,死亡。)

一辈子都在哀愁,三年高中,四年本科,两年硕士(美国留学)。

本来想着解决完现有的问题,然后开开心心的过好生活,努力去社交,去交朋友,努力为了未来生活付出,努力去改变自身的种种问题。

而且现在还要背亲戚Push的准备考研还是找工作。

真的是没什么想法了,就寄希望于2025年能上岸吧,上岸一个好一点的学校,高中的事就悔恨一生吧,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把高中这个经历彻底忘记吧,太痛苦了。

2025要是还不能解决好,到时候再说吧,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吧。